大豆時富含植物油、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D/E等營養成分的食品。大豆的含氮量比禾谷類作物高2-3倍。大豆所需的的氮素主要從3個方面獲得:①當季土壤供應的有效氮;②使用的有機肥和化學氮肥;③大豆根瘤菌固定空氣中的氮。
每生產100千克大豆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7.5-9.5千克,五氧化二磷1.5-2.0千克;氧化鉀2.5-3.5千克。大豆磷的營養臨界期時在苗期。磷肥不僅能促進根系生長而且有利于根瘤的發育和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開花時,磷營養充足,可以縮短籽粒形成過程,促進蛋白質合成、轉化;磷營養不足則會出現落花落莢。經驗證明,在豆科作物上,重視施用磷肥可以收到以磷增氮的效果。
大豆根上長有根瘤,根瘤內有根瘤菌進行共生固氮,是大豆獲得氮素的重要來源,當條件適合的時候,來自根瘤菌的固氮量大約能滿足高產大豆所需氮素的一般左右,甚至更多。但是如果施用過多的化學氮肥,則會抑制根瘤菌固氮,表現為,大豆的根瘤數目減少,瘤小,固氮率降低。所以說,大豆雖然需氮量大,而實際施氮量并不多。
大豆幼苗期時需氮的關鍵時期,需要量不多,但很關鍵,施用少量氮肥,每畝5千克尿素能夠促進幼苗生長。尤其在特別缺氮的地塊,早施少量氮肥,可促進幼苗生長和根系發育,使地上部同化的碳水化合物運送到根部,可以誘導根瘤固氮。
大豆始花到莢果期也是大量需氮的關鍵時期,缺少氮素既影響產量,又影響品質,會減少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的含量。但是,這時根瘤菌固氮,不必再施氮肥,否則,會抑制根瘤菌固氮能力、降低其固氮效率。
幼苗期施肥,除了用磷酸二銨做種肥外,可以用低氮中磷中鉀的復混肥條施,施于種子側下6-10cm處為宜。磷鉀養分對大豆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施用鉀肥可以促進大豆幼苗生長,莖稈強壯,不倒伏。在大豆生產上,磷鉀肥宜作基肥施用。
中量元素的鈣、微量元素的鉬對大豆的根瘤形成很重要,可以增加根瘤數目。微量元素硼也會影響大豆開花和籽粒發育。在大豆生產上,可以在播種時通過拌種、浸種的方法補充微量元素,也可以在開花期,通過噴施多元葉面肥補充中、微量元素如鈣、硼、鉬、硫等,這些措施均有一定的增產效果。
總之:①大豆只有通過平衡施肥才能獲得高產、優質的效果。②大豆雖有根瘤菌固氮,解決部分氮源,但苗期施用少量氮肥也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根瘤形成,提高固氮效率。③通過噴施多元葉面肥補充中、微量元素,對提高大豆產量和改善產品品質有一定的作用。